• Home
  • 即將上場|Coming Soon
  • 表演藝術歷年經歷|About
  • 劇場作品|Theatre Production
    • 《外公給我的一堂表演課》 >
      • 計畫網站
    • 《臺北身體地圖》
    • 《編舞筆記》
    • 《看舞練習》完整呈現版
    • Rollo臺灣・以色列合作線上藝術創作交流展演計畫《無題》
    • 《三部曲》
    • 2021 跳島舞蹈節 :樹林跳 We Island Dance Festival:Shulin Jump >
      • 《演一支獨舞》|PLAY-The Solo
      • 《開關》|On and Off
      • 《獻給 Pina》|For Pina
    • 《觀眾席的私房劇場》
    • 《看舞練習》(20分鐘版本)
    • 《123》
    • 《渾沌凝視》
    • 《給你》
    • 《走走》
    • 《逃跑計畫》
    • 《午安!臺北。》
    • 《噢!親愛的》
    • 《灰色片段》
    • 《一些小事回憶》
    • 《我的提問,變得只是感覺》
    • 《我們都和世界一樣好》
    • 《根》
    • 《時光依據》
    • 《下過雨的街》
    • 《生 Get back to origin》
    • 《革命》
  • 表演藝術書寫|Writer
    • 2023臺北藝穗節|駐節評論 >
      • 《六個人做Solo是不是比較不孤單?》
      • 《不笑會死》
      • 《蛋糕審判》
      • 《徵選》
      • 《漫漫長夜》
      • 《我的 TONE 2.0》
      • 《我們是因為相愛才不分開的》
      • 《小孬孬》
    • PAR表演藝術雜誌 >
      • 第350期 / 2022年12月號|向宇宙下訂單>>舞蹈類
    • 國家兩廳院|學習推廣 >
      • 期末公演動作怎麼編?超簡易舞蹈設計入⾨攻略
      • LINE TV也有藝文表演!線上戲劇資源整理
      • 線上舞蹈資源整理
      • 劇場裡頭的⼤⼩迷信、禮俗
      • 待在家裡還能跳舞,專為樂齡設計的舞蹈課程
    • 表演藝術評論台 >
      • 好壞參半,就是人生《#是否》
      • 存在的力量《我的身體・我的歷史》
      • 正在蔓延中《苔痕》
      • 美術館的節奏《我在這裡》
      • 觀看的方式《是的,關於從前從前…我們清醒了,現在!》
      • 愛的樣子《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兩個人》
      • 希望本身就是快樂《寂寞稻草人》
      • 選擇的孤獨與總和《即興舞蹈光譜》
      • 存在就是被感知《荒衍》
      • 生命的螺旋《渺生》
      • 孤獨的總和《愛的落幕》
      • 鏡與我,誰看誰?《不要臉》
      • 從黑洞中的靜,慢慢擴散《動量的條件》
      • 有些事情你現在不必問,有些人你永遠不必等《再約》
      • 卸下白臉,回到原始姿態《太空》
      • 給我物質,我就用它造出一個宇宙來《看見光》
    • 跳島舞蹈節:樹林跳 我的看舞筆記 >
      • 舞蹈節觀察暨藝術家周書毅訪談
      • 《換我編舞》是最好懂的舞蹈劇場
    • 國藝會線上誌 >
      • 用身體回應日常所感:「翃舞製作」賴翃中談《再 見》
  • 插畫作品|Illustration
    • 貼圖商品 >
      • 我很想在乎您,我真的努力過
      • 小事製作|週一有點藍厭世系列
      • 百種人
    • 插畫|平面 >
      • 2023臺北兒童藝術節-藝術樂園《那一天,我在離家出走。》
      • PAR表演藝術 2023年1月號351期|變裝皇后的自我增幅變妝術
      • 2022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|陳欣瑜作品《堆高機》
      • 2022 身體聚會所|Season 1
      • 2021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|陳欣瑜作品《187巷的工廠小孩》
      • 2021 身體聚會所|Season 3
      • 2021 Anarchy OPEN STUDIO - To Gather, go!
      • 舞得聊不無聊
      • 阿滑 A Hua|瑜珈
  • 座談分享|Colloquium
    • 2018 非大師計畫
  • FACEBOOK
  • 聯絡我|Contact
劉俊德 JUN-DE LIU

《看舞練習》完整呈現版​

創作年份:2022~2022

演出地點:FOSSA窩著
演出時間:
2022/05/11~15

主辦單位、製作人、創作、平面設計:劉俊德
共同表演者:​王夢琦、喻敏婷、賴玟芳、高詠婕
執行製作、音樂執行:陳怡蓁
影像製作:張芸爾、劉俊德
影像執行:王奕文
攝影:何肇昇、
喻敏婷、賴玟芳、陳怡蓁
工作人員:謝知穎、柴倍祺、林柔恩、李怡韶、陳姵琪
贊助單位: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

作品簡介:
《看舞練習》從2020到2022年,從6分鐘到約60分鐘。核心一直以「觀眾」為主來發展架構,透過不同面向切入重新看待舞蹈,進而期許能產生更多思考和探問。在60分鐘《看舞練習》的創作裡,抱持先前版本的幽默方式切入舞蹈,試圖拉近觀眾與舞蹈之間的距離,同時在整個作品結構的前、中、後都加入隨機挑選觀眾,讓觀眾參與作品並表達想法的片段,雖然在這次的呈現裡,觀眾的回覆我(劉俊德)依然選擇透過幽默的方式回應,但期許未來再次發展的時候,能更有機的安排對話之展開。
《看舞練習》系列作品可以說是為觀眾而生的創作,而同時我將焦點放在「練習」二字。無論是身為觀眾的練習、想像力的練習、感受的練習,又或是回到「看舞」本身的練習,都是這次加入去嘗試的元素之一;當然面臨觀眾現場的反應,即刻反應是我們在表演上必須直接應對的。
這次看舞練習呈現六場,加上疫情因素影響,意料之外擴大了團隊編制,不同的場次觀眾、不同上陣的表演者,都為作品帶來截然不同的調度,因此在往後發展時,也能更有依據去實踐《看舞練習》的下一步。
圖片來源:劉俊德
攝影:何肇昇、喻敏婷、賴玟芳、陳怡蓁

延伸閱讀
ARTalks幽默反映當代舞蹈生態與危機的《看舞練習》

​文:
樊香君(舞評人、舞蹈構作、舞蹈研究者)
全文連結
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。
  • Home
  • 即將上場|Coming Soon
  • 表演藝術歷年經歷|About
  • 劇場作品|Theatre Production
    • 《外公給我的一堂表演課》 >
      • 計畫網站
    • 《臺北身體地圖》
    • 《編舞筆記》
    • 《看舞練習》完整呈現版
    • Rollo臺灣・以色列合作線上藝術創作交流展演計畫《無題》
    • 《三部曲》
    • 2021 跳島舞蹈節 :樹林跳 We Island Dance Festival:Shulin Jump >
      • 《演一支獨舞》|PLAY-The Solo
      • 《開關》|On and Off
      • 《獻給 Pina》|For Pina
    • 《觀眾席的私房劇場》
    • 《看舞練習》(20分鐘版本)
    • 《123》
    • 《渾沌凝視》
    • 《給你》
    • 《走走》
    • 《逃跑計畫》
    • 《午安!臺北。》
    • 《噢!親愛的》
    • 《灰色片段》
    • 《一些小事回憶》
    • 《我的提問,變得只是感覺》
    • 《我們都和世界一樣好》
    • 《根》
    • 《時光依據》
    • 《下過雨的街》
    • 《生 Get back to origin》
    • 《革命》
  • 表演藝術書寫|Writer
    • 2023臺北藝穗節|駐節評論 >
      • 《六個人做Solo是不是比較不孤單?》
      • 《不笑會死》
      • 《蛋糕審判》
      • 《徵選》
      • 《漫漫長夜》
      • 《我的 TONE 2.0》
      • 《我們是因為相愛才不分開的》
      • 《小孬孬》
    • PAR表演藝術雜誌 >
      • 第350期 / 2022年12月號|向宇宙下訂單>>舞蹈類
    • 國家兩廳院|學習推廣 >
      • 期末公演動作怎麼編?超簡易舞蹈設計入⾨攻略
      • LINE TV也有藝文表演!線上戲劇資源整理
      • 線上舞蹈資源整理
      • 劇場裡頭的⼤⼩迷信、禮俗
      • 待在家裡還能跳舞,專為樂齡設計的舞蹈課程
    • 表演藝術評論台 >
      • 好壞參半,就是人生《#是否》
      • 存在的力量《我的身體・我的歷史》
      • 正在蔓延中《苔痕》
      • 美術館的節奏《我在這裡》
      • 觀看的方式《是的,關於從前從前…我們清醒了,現在!》
      • 愛的樣子《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兩個人》
      • 希望本身就是快樂《寂寞稻草人》
      • 選擇的孤獨與總和《即興舞蹈光譜》
      • 存在就是被感知《荒衍》
      • 生命的螺旋《渺生》
      • 孤獨的總和《愛的落幕》
      • 鏡與我,誰看誰?《不要臉》
      • 從黑洞中的靜,慢慢擴散《動量的條件》
      • 有些事情你現在不必問,有些人你永遠不必等《再約》
      • 卸下白臉,回到原始姿態《太空》
      • 給我物質,我就用它造出一個宇宙來《看見光》
    • 跳島舞蹈節:樹林跳 我的看舞筆記 >
      • 舞蹈節觀察暨藝術家周書毅訪談
      • 《換我編舞》是最好懂的舞蹈劇場
    • 國藝會線上誌 >
      • 用身體回應日常所感:「翃舞製作」賴翃中談《再 見》
  • 插畫作品|Illustration
    • 貼圖商品 >
      • 我很想在乎您,我真的努力過
      • 小事製作|週一有點藍厭世系列
      • 百種人
    • 插畫|平面 >
      • 2023臺北兒童藝術節-藝術樂園《那一天,我在離家出走。》
      • PAR表演藝術 2023年1月號351期|變裝皇后的自我增幅變妝術
      • 2022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|陳欣瑜作品《堆高機》
      • 2022 身體聚會所|Season 1
      • 2021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|陳欣瑜作品《187巷的工廠小孩》
      • 2021 身體聚會所|Season 3
      • 2021 Anarchy OPEN STUDIO - To Gather, go!
      • 舞得聊不無聊
      • 阿滑 A Hua|瑜珈
  • 座談分享|Colloquium
    • 2018 非大師計畫
  • FACEBOOK
  • 聯絡我|Contact